市场名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药食百科 > 药材百科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呆耳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呆耳

别名:亦名胡 、常思、苍耳、卷耳、爵耳、猪耳、地葵。

优势营养:(实)甘、温、有小毒。(茎、叶)苦、辛、微寒、有小毒。

为您推荐:专题大全

作者:本草纲目

更新:2025-08-17

类型:药食百科

关键词:呆耳,中药呆耳的功效
『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呆耳』介绍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呆耳的介绍,中药呆耳的功效有哪些? 中药“呆耳”通常指苍耳子(学名:Xanthium sibiricum),是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,在中医中具有明确的药用功效,但需注意其毒性及正确使用方法。以下是其核心功效与使用要点:

一、主要功效

散风寒、通鼻窍
  • 苍耳子性温,味辛、苦,归肺经,是治疗鼻渊(鼻窦炎)的常用药。
  • 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、流涕、头痛,尤其对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有缓解作用。
  • 经典方剂如苍耳子散(配伍辛夷、白芷等)即用于鼻窍不通。
祛风湿、止痹痛
  • 能祛除风寒湿邪,改善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,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等。
  • 可内服或外用(如煎汤熏洗患处)。
杀虫止痒
  • 对皮肤瘙痒、疥疮、湿疹等有一定疗效,可煎水外洗或研末调敷。

二、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

毒性风险
  • 苍耳子含苍耳苷等有毒成分,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肝肾功能损伤,甚至昏迷、死亡。
  • 安全剂量:一般每日用量3-9克,需严格遵医嘱,避免自行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。
炮制要求
  • 传统要求“炒去刺”,即炒制后去除硬刺,降低毒性。现代研究显示,炒制可破坏部分有毒成分,提高安全性。
禁忌人群
  • 血虚头痛者禁用(因性温耗血)。
  •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  • 避免与马钱子、乌头等毒性中药同用。

三、现代研究补充

  • 药理作用:苍耳子提取物显示抗炎、抗菌、抗过敏作用,但临床应用仍需以传统功效为主。
  • 毒性机制:主要损害肝脏和肾脏,中毒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日,需密切观察用药反应。

四、安全用药建议

  1. 遵医嘱:务必在中医指导下使用,明确剂量和疗程。
  2. 选择正规渠道:购买炮制合格的苍耳子,避免使用生品或来源不明的药材。
  3. 观察反应:用药期间如出现头晕、乏力、黄疸等症状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  4. 替代方案:若担心毒性,可考虑使用辛夷、白芷等通鼻窍的替代药材。

总结:苍耳子是一味“双刃药”,合理使用可祛风通窍、止痛止痒,但毒性风险不容忽视。普通患者切勿自行使用,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。

『呆耳』相关美食
『呆耳』相关问答

    市场名网 www.mktmw.com
    Copyright 2012-2026鄂ICP备11013833号-9

    涉及版权的内容,请来电告知,市场名网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QQ:1753527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