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名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药食百科 > 药材百科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牛膝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牛膝

别名:亦名牛茎、百倍、山苋菜、对节菜。

优势营养:(根)苦、酸、平、无毒。

为您推荐:专题大全

作者:本草纲目

更新:2025-10-12

类型:药食百科

关键词:牛膝,牛膝的功效
『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牛膝』介绍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牛膝的介绍,中药牛膝的功效有哪些? 中药牛膝(学名: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)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,性味苦、甘、酸,平,归肝、肾经,具有“活血通经、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利尿通淋、引血下行”五大核心功效,临床应用广泛且需严格辨证。以下从功效、临床应用、现代研究及注意事项四方面系统解析:

一、核心功效

活血通经,化瘀止痛
  • 妇科瘀血证:治疗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血腹痛、胞衣不下,常配伍当归、川芎、桃仁(如《金匮要略》牛膝散)。
  • 跌打损伤:缓解瘀血肿痛、关节痹痛,常与乳香、没药、丹参配伍。
  • 血瘀性疼痛:改善冠心病心绞痛、血栓性静脉炎等血瘀证。
补肝肾,强筋骨
  • 肝肾不足证: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无力、骨质疏松、风湿性关节炎,常与杜仲、桑寄生、山茱萸配伍(如独活寄生汤)。
  • 肾虚腰痛:对老年性腰膝退行性病变、腰椎间盘突出有辅助疗效,怀牛膝更侧重此作用。
利尿通淋,利水消肿
  • 泌尿系统疾病:治疗水肿、淋证、尿血、尿路结石、前列腺炎,常与车前子、泽泻、瞿麦配伍。
  • 湿热下注:缓解湿热蕴结引起的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可配伍黄柏、苍术。
引血下行,清降火逆
  • 上部血热证:治疗吐血、衄血、牙龈肿痛、口舌生疮、高血压头痛、肝阳上亢眩晕,常与栀子、黄芩、代赭石配伍。
  • 引药下行:作为“引经药”,引导其他药物直达下肢经络,增强疗效。

二、临床应用

  • 妇科疾病:经闭、痛经、产后瘀血、更年期综合征(如潮热盗汗)。
  • 骨关节疾病:腰椎间盘突出、膝关节炎、骨质疏松、风湿痹痛。
  • 泌尿系统疾病:肾炎水肿、尿路感染、前列腺增生、尿潴留。
  • 心血管疾病: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血栓性疾病(辅助治疗)。
  • 其他:牙龈炎、口腔溃疡、痤疮、头痛眩晕等血热上逆证。

三、现代药理研究

  • 抗炎镇痛:含甾酮、多糖、皂苷等成分,抑制炎症因子(如TNF-α、IL-6),缓解关节炎、肌肉疼痛。
  • 心血管保护: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、改善心肌缺血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。
  • 代谢调节: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血栓、抗氧化,辅助治疗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。
  • 骨骼健康:促进成骨细胞活性,抑制破骨细胞分化,增加骨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。
  • 免疫调节: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,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,提升免疫力。
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
  • 禁忌人群:孕妇禁用(活血作用可能致流产);月经过多、崩漏者慎用;脾虚便溏、腹泻者慎用;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  • 配伍禁忌:避免与强心苷类药物(如地高辛)同用,可能增强毒性;忌与辛辣刺激、生冷寒凉、油腻食物同服。
  • 用法用量:内服煎汤6-15g,或入丸散;外用适量捣敷。煎煮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,避免有效成分破坏。
  • 川牛膝与怀牛膝区别:
    1. 川牛膝(四川产):长于活血通经、引血下行,多用于瘀血闭经、跌打损伤、上部火热证。
    2. 怀牛膝(河南产):长于补肝肾、强筋骨,多用于腰膝酸软、肝肾不足证,被誉为“四大怀药”之一。
  • 特殊处理:长期使用需配伍陈皮、砂仁助消化,防黏腻碍胃;糖尿病患者使用含糖制剂需注意糖分摄入。

五、总结

牛膝通过“活血与补益”双重作用,广泛应用于妇科、骨关节、泌尿、心血管等疾病。使用时需严格辨证,区分川牛膝与怀牛膝的功效侧重,避免盲目用药。孕妇、月经过多者及脾虚便溏者需慎用,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,结合现代研究合理配伍,确保安全有效。

『牛膝』相关美食
『牛膝』相关问答

市场名网 www.mktmw.com
Copyright 2012-2026鄂ICP备11013833号-9

涉及版权的内容,请来电告知,市场名网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QQ:1753527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