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名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药食百科 > 药材百科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番红花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番红花

别名:西红花、藏红花。

优势营养:甘,平;归心、肝经。

为您推荐:专题大全

作者:本草纲目

更新:2025-07-25

类型:药食百科

关键词:番红花,番红花的功效
『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番红花』介绍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番红花的介绍,中药番红花的功效有哪些? 番红花的中药功效及现代研究综述,请看下面市场名网的讲解。

一、基本信息

别名:藏红花、西红花
拉丁学名:Crocus sativus L.
科属:鸢尾科番红花属
药用部位:干燥柱头
性味归经:甘,平;归心、肝经

二、传统功效

1. 活血化瘀

  • 主治:经闭、癥瘕、产后瘀阻、跌打损伤。
  • 典籍记载:
    • 《本草品汇精要》:“主散郁调血,宽胸膈,开胃进饮食。”
    • 《本草纲目》:“译名‘泊夫蓝’‘撒法郎’,治妇人方中多用之。”

2. 凉血解毒

  • 主治:温毒发斑、热毒疮疡、咽喉肿痛。
  • 机制:清除血分热毒,改善热毒内蕴所致的皮肤斑疹及炎症。

3. 解郁安神

  • 主治:忧郁痞闷、惊悸发狂、失眠。
  • 典籍记载:
    • 《饮膳正要》:“主心忧郁积,气闷不散,久服滋下元,悦颜色。”
    • 现代应用:用于焦虑症、抑郁症及神经衰弱。

三、现代药理作用

1. 心血管保护

  • 抗凝血与抗血栓:
    • 抑制血小板聚集,延长凝血时间,预防动脉血栓形成。
    • 改善心肌缺血,保护心肌细胞,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(如CK、LDH)。
  • 抗动脉粥样硬化:
    • 降低总胆固醇(TC)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),提升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。
    • 抑制血管炎症反应,改善内皮功能。

2. 神经保护

  • 抗抑郁与抗焦虑:
    • 调节5-羟色胺(5-HT)和多巴胺系统,改善情绪障碍。
    • 临床研究显示,30mg/日番红花提取物对中度阿尔茨海默病(AD)效果与多奈哌齐相当。
  • 改善认知功能:
    • 增强学习记忆能力,对神经退行性疾病(如AD、帕金森病)有潜在治疗作用。

3. 抗氧化与抗炎

  • 抗氧化:
    • 清除自由基(如DPPH),减少氧化应激损伤,保护细胞膜及DNA。
  • 抗炎:
    • 抑制炎症因子(如TNF-α、IL-6),减轻炎症性疾病症状。

4. 抗肿瘤

  • 体外实验:
    • 抑制肝癌(HepG2)、宫颈癌(HeLa)、横纹肌肉瘤(A-204)等癌细胞增殖。
  • 机制:
    • 诱导癌细胞凋亡,抑制肿瘤血管生成,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。

5. 其他作用

  • 调节免疫: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。
  • 保肝护肝:减轻化学性肝损伤,改善脂肪肝。
  • 美容功效:抗氧化、延缓皮肤衰老,用于化妆品开发(如精华液、面膜)。

四、临床应用

1. 妇科疾病

  • 月经不调、痛经:单用或配伍当归、川芎。
  • 产后瘀血腹痛:与益母草、红糖同用。

2. 心脑血管疾病

  • 冠心病、心绞痛:中成药如六味西红花口服液、西红花总苷片。
  • 脑缺血:改善脑血流,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。

3. 精神疾病

  • 抑郁症、焦虑症:单独使用或与抗抑郁药联用。
  • 失眠:配伍酸枣仁、茯苓。

4. 肿瘤辅助治疗

  • 配合化疗:减轻顺铂、环磷酰胺等药物的遗传毒性及副作用。
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
1. 禁忌与慎用

  • 禁忌:孕妇禁用(可能引发流产)。
  • 慎用:
    • 月经期及月经量过多者。
    • 有出血倾向(如胃溃疡、血友病)者。

2. 用量

  • 内服:1-3克/日,泡水或研粉冲服;治疗用量不超过5克/日。
  • 外用:适量,如制成红花油涂抹患处。

3. 鉴别与质量

  • 与红花区分:
    • 来源:番红花为鸢尾科柱头,红花为菊科管状花。
    • 价格:番红花价格昂贵(约30-100元/克),红花廉价(约30-50元/公斤)。
  • 质量标准:《中国药典》规定西红花苷-1和西红花苷-2总含量≥10%。

六、总结

番红花(藏红花)作为传统名贵中药,兼具活血、凉血、解郁功效,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心血管、神经保护及抗肿瘤作用。临床广泛应用于妇科、心脑血管及精神疾病,但需严格遵循用量及禁忌,避免不良反应。其独特的药理活性与稀缺性,使其在中药及保健品领域具有重要价值。

『艾草』相关问答

市场名网 www.mktmw.com
Copyright 2012-2026鄂ICP备11013833号-9

涉及版权的内容,请来电告知,市场名网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QQ:1753527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