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名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药食百科 > 药材百科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益母草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益母草

别名:益母、益明、贞蔚、推、野天麻猪麻、郁臭草、苦低草、夏枯草、土质汗。

优势营养:(子)辛、甘、微温、无毒。(茎、叶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(花)微苦、甘、无毒。(根)甘、无毒。

为您推荐:专题大全

作者:本草纲目

更新:2025-08-01

类型:药食百科

关键词:益母草,中药益母草的功效
『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益母草』介绍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:益母草的介绍,中药益母草的功效有哪些?益母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活血调经药,其性微寒,味苦、辛,归肝、心、膀胱经,具有活血调经、利尿消肿、清热解毒三大核心功效,常用于治疗妇科、泌尿系统及热毒相关疾病。以下是其具体功效及临床应用:

1. 活血调经,专治妇科血瘀证

  • 核心作用:益母草被誉为“妇科圣药”,能活血化瘀、调经止痛,尤其擅长治疗因血瘀引起的月经问题。
  • 适用症状:
    • 月经不调:经期提前或推后、经量过少、经血色暗有血块。
    • 痛经:经期小腹冷痛或刺痛,热敷或按摩后缓解。
    • 产后恶露不尽:产后子宫收缩不良,恶露排出不畅或淋漓不尽。
    • 闭经:因血瘀或气血不足导致的月经停闭。
  • 现代研究:益母草中的益母草碱、水苏碱等成分能兴奋子宫平滑肌,增强收缩力,促进宫腔内瘀血排出,有助于产后恢复。

2. 利尿消肿,改善水液代谢

  • 核心作用:益母草可利水消肿,通利小便,常用于治疗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。
  • 适用症状:
    • 下肢水肿:久坐或久站后下肢浮肿,按之凹陷。
    • 小便不利:排尿困难、尿量少或尿频尿急。
    • 肾炎水肿:配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急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。
  • 现代研究:益母草能增加肾血流量,改善肾功能,促进钠盐排出,从而减轻水肿。

3. 清热解毒,治疗热毒疮疡

  • 核心作用:益母草性寒,可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,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皮肤感染。
  • 适用症状:
    • 疮疡肿毒:皮肤红肿热痛、化脓性感染(如疖、痈)。
    • 跌打损伤:外伤后局部瘀血肿痛,可外敷或内服。
  • 用法:鲜益母草捣烂外敷,或煎汤内服,可加速炎症消退。

4. 其他功效(现代研究补充)

  • 抗氧化:益母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  • 改善微循环:扩张血管,降低血液黏稠度,预防血栓形成。
  • 抗炎镇痛:对慢性炎症(如关节炎)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
使用注意

  • 禁忌人群:
    • 孕妇禁用(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)。
    • 经期经量过多者慎用(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)。
    • 脾胃虚寒者(易腹泻、畏寒)需配伍温性药物。
  • 用法用量:
    • 干品煎服:9-30克;鲜品用量可加倍。
    • 外用:鲜品捣烂外敷,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
经典方剂举例

  • 益母草颗粒:单味益母草制成,用于血瘀型月经不调、痛经。
  • 生化汤加减:益母草配当归、川芎、桃仁等,治疗产后恶露不绝。
  • 五苓散合益母草:用于肾炎水肿伴小便不利。

益母草功效广泛,但需根据体质和病情辨证使用。若需长期服用或治疗复杂疾病,建议咨询中医师,避免自行用药。

『益母草』相关美食

市场名网 www.mktmw.com
Copyright 2012-2026鄂ICP备11013833号-9

涉及版权的内容,请来电告知,市场名网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QQ:175352796